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揭秘服装门店内的黑科技
2018-07-20
分享至:

  逛街的乐趣越来越多,线下门店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应用也在为购物体验加分。当你走进海澜之家门店,可能会发现个性化智慧橱窗让你获取自己想要的专属信息;了解你风格喜好的贴心客服,其实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手机打开天猫,在指尖就能“试穿”海澜之家最新的款式新品。此外,ZARA也在全球120家旗舰店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可实现模拟试穿及购买。实际上,这些黑科技正在逐渐改善我们的消费体验,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产品。

  AR虚拟试衣  

  正是由于消费者对体验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才开始在店内引入黑科技。今年4月,ZARA在全球137家店铺推出AR体验,其中,北京AR体验店包括西单大悦城店、朝阳大悦城店、蓝色港湾店、王府井店、世贸天阶店和合生汇店。据了解,消费者可通过ZARA AR应用在移动设备上实现该技术,ZARA通过三种方式来解锁这款应用,分别为商店橱窗、店内台子上的识别码以及在线订单的盒子。

  当智能手机被定位在这些元素的图形标识上时,模特就会在用户的手机屏幕上以7-12秒的顺序出现。12种动态的体验被拍摄成一个横跨170平方米的全息图,并配有68个摄像头,是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大的一种。

  根据ZARA介绍,模特们会自然摆出造型四处走动,他们甚至还会进行交谈,展示出一种真实的为不同设备量身定制的情境体验。模特呈现的所有造型都可以在点击后直接从ZARA App购买或者直接在店内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ZARA的AR体验店会在商店的橱窗内直接展示,橱窗会清空此前陈列的商品,专门设计了一个醒目标识,以吸引消费者访问ZARA AR应用。据了解,ZARA的增强现实体验构想来自于巴黎的创意总监Ezra Petronio,他表示,ZARA的全球影响力会将这种先进的体验带给更广泛、更包容的受众。

  新零售智慧门店

  不同于ZARA,国产服装品牌海澜之家基于天猫提供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双方在新品首发、品牌建设、渠道管理、产品创新、大数据赋能、消费者运营、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等围绕新零售展开的一揽子合作。

  未来,当你走进海澜之家门店,会发现竟然有“无人零售”技术,个性化智慧橱窗让你只获取自己想要的专属信息;最了解你风格喜好的贴心客服,其实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手机打开天猫,在指尖就能“试穿”海澜之家最新的款式新品等。

  海澜之家总裁周立宸称,基于新零售合作,双方将重点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线下门店全面向智慧门店的数字化转型。其中在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等全渠道融合上,将线上线下数据、多平台以及不同运营体系打通,通过门店发货、门店自提、扫码购、随身购物袋、智能导购、极速达等全链路升级,着力提升新消费体验。

  声控智能互动镜

  除了已经在国内布局的上述品牌,另一大快时尚品牌H&M也于7月初在纽约时代广场旗舰店推出一款由微软授权的声控智能互动镜,能让消费者获得更便捷的时尚推荐,根据顾客的需求提出服装风格穿搭建议。消费者可通过该智能镜展示个人风格,成为最新H&M杂志的封面模特。

  根据官方视频介绍,声控智能镜表面无任何物理按键,通过面部识别唤醒镜面,再由声音识别控制操作。消费者可在智能镜上完成购物,镜体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服装,再生成购物二维码。

  H&M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能镜购物可享受特殊优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是H&M、ZARA还是海澜之家,都想通过优质的购物体验吸引年轻消费者,这些黑科技的推出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可以完成拍照查询等功能,通过口碑传播,让品牌二次发热。从服装产品来看,各家快时尚品牌都在推陈出新,力争推出最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服装,但线下购物体验同样重要,未来品牌方应在保证服装品质的同时加强购物体验。

  也有分析认为,未来会有更多服装企业将利用AR或者VR等黑科技改变消费体验,因为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创造不同的消费场景,也便于传播。单纯的黑科技体验模式不能长期吸引消费者,因为现阶段推出AR技术的公司过多,消费者已经见怪不怪。所以,未来服装企业需要有成熟的技术推动,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新的玩法才能长久发展。

 

  (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