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从“织造”迈向“智造” 浙江嘉兴市总工会助力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擦出创新火花
2024-10-15
分享至:

  前不久,2024纽约时装周·新发现全球设计师和模特中国浙江汇演、中国总汇演双双落地嘉兴。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作为嘉兴的传统特色产业也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浙江省嘉兴市总工会深入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和“技能嘉兴·工匠之城”行动,加快建设市域技能型社会,技能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稳步提升、活力充分释放,将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动力充分转化为纺织与服装产业新质生产力。

  纺织与服装产业是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万亿产业。作为嘉兴的传统特色产业,嘉兴市总工会立足当地企业发展实际,打造两个“30分钟职业技能服务圈”,创建三种创新带动模式,构建“四联”工作机制,探索职工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模式,进一步加速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提能升级。

  “双圈”并进 拓宽职工技能成长之路

  今年5月,2024 年“嘉兴工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嘉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嘉兴公布了“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数字地图和“30分钟职业体验圈”,让嘉兴技能人才的培育“有径可循”,进一步厚植职工创新的土壤。

  在嘉兴,共有16家职业院校(技工院校)、123家职业培训机构、32家社会评价机构、10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89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镇村培训阵地等培训资源纳入了“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通过数字地图,清晰展示培训的具体信息,方便劳动者就近选择、便捷培训。与培训圈配套的还有一个“技能码”,扫码即可获取全市技能培训评价实时信息和报名指引,让技能“触手可及”。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4万人、高技能人才2.6万人。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离不开“源头活水”,通过打造“30分钟职业体验圈”,让更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零距离”触碰未来工作场景,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中感悟劳动教育,为职工创新大军注入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三模”并驱 劳模工作室成创新高地

  “我们服装行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一定要记得衣服里面有个人。”在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利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张利华几乎每天都要把这句话强调十几遍。“我是这个工作室的‘家长’,关注每一个成员的兴趣,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想法。”张利华对每个成员的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她看来,有技术才能创新,有创新才能常青。在张利华的带领下,从2012年成立以来,工作室创新性创建了成衣版型库、部件库、创意工坊,每年开发新品达到5000多个。

  “以‘劳模工作室’模式为基础,辅以‘产学研结合’‘名师带徒弟’两大模式,突出领衔人的带头作用,以师带徒、以点带面,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嘉兴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仲建锋介绍,将技能培训与名师带徒、教培育人相结合,突破纯理论化培训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优良的技能“传帮带”循环机制,在传授技艺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让广大职工群众在技能提升中感悟创新,在参与创新中拓展技能。

  “四联”机制 激发职工创新主体活力

  屋顶光伏利用、空压机余热回收……在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纺纱十二车间主任戴晓强一直是企业生产领域的“点子王”,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在工作的20多年间,针对车间设备作出的改进工艺就有几十项,其中6项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200多万元。像戴晓强这样精耕“五小”创新的职工,在嘉兴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中还有很多。

  每一个职工都是创新的主体。通过工作联推、机制联建、典型联树、表彰联评的“四联”机制,嘉兴市总工会与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了一批职业技能的领军人物,组建了多支劳模工匠助企志愿服务队,并创建了众多“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初步形成了工会组织、高技能人才挂帅、职工参与的创新格局。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创新意识与热情,更让创新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共同绘制出一幅职工创新实践的嘉兴画卷。(浙江工人日报记者金钧胤)

  (来源:中工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